库兹涅佐夫号是苏联在1982年开工建造的首舰,属于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,1985年下水,1991年刚好在苏联解体前服役。那时候苏联海军野心大,想用这种重型航母跟美国抗衡,舰上能载苏-33战斗机,还有一大堆导弹。它的姊妹舰瓦良格号1985年开工,但苏联一散架,乌克兰继承了船厂,瓦良格号只建了67%,就搁那儿锈着了。1998年,中国花2000万美元买下这艘半成品,拖回大连船厂,花了好几年改造,2012年9月25日正式服役,改名叫辽宁号,成为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。 这俩舰设计上差不多,都是滑跃起飞,排水量5万多吨,能载二三十架固定翼飞机,但命运从这儿开始分道扬镳。
俄罗斯接手库兹涅佐夫号后,一直没好好保养。服役头几年还行,1995年到1996年去地中海转悠过,但动力系统老出毛病,黑烟直冒,像个老烟枪。2016年去叙利亚支援,舰载机起降了,但返航时锅炉又坏了,拖着黑烟回家。2017年进厂大修,本想现代化升级,结果祸不单行。2018年10月,浮船坞沉没,砸出大洞;2019年和2022年两次起火,烧死人烧坏设备。维修花了上千亿卢布,好多钱还被官员和承包商贪了。技术上,推进轴啥的原来靠乌克兰供应,现在俄乌关系闹僵,零件凑合用民船的,航速掉到14节。舰载机联队2023年解散,飞行员转岗陆基。平均下来,这舰服役34年,修了快20年,出海时间少得可怜。
展开剩余67%现在,2025年7月,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说,这舰修不起,干脆封存。海军总司令部决定安信策略,拆掉有用零件给黑海舰队补窟窿,舰体焊死排水口,只留一两百人看守防火防水。未来要么卖掉,要么拆解当废铁。专家算账,额外砸1200亿卢布修它,不如造600辆坦克,尽管那些坦克在乌克兰战场活不过三天。国防部高层觉得,航母象征大国脸面,但自修失败总比求人强,2018年还拒了中方技术交换的提议。结果呢?俄罗斯成五常里唯一没航母的国家,海军战略转向核潜艇和高超音速导弹,95%预算投那儿去。这事儿反映出俄罗斯海军的尴尬,苏联遗产吃老本,工业链断裂,人才老龄化,仅剩12名高级技师,平均56岁。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2022年沉没后,北约在克里米亚外海演习猛增300%,俄罗斯舰队只能在家门口转悠。
为啥俄罗斯航母梦碎?说白了,三方面问题。第一,技术根基塌了。苏联解体,船厂大半在乌克兰,防冻涂层工艺啥的带走,俄罗斯自己补不上。第二,面子包袱重。宁可烂在手里,也不求外援,战略上还摇摆,一会儿说聚焦核潜艇,一会儿又幻想修航母。第三,资源错配。军费刀刃没用对,乌克兰冲突耗光钱,航母维修成无底洞。专家直言,需要一个苏维埃那样的体系才能救,但那时代过去了。俄罗斯海军前司令叹气,航母时代对他们翻篇了,转向无人机母舰,但首艘23900型登陆舰延期,2025年服役成谜。 这不光是丢艘船,而是大国海军从巅峰滑落的写照,提醒人实力得靠持续投入,不是光靠历史光环。
反观辽宁号,中国买回来后,没急着用,先研究透。改造花了几年,装上国产电子系统,动力优化,2012年服役后,重点训舰载机。2012年11月,歼-15首次着舰成功,戴明盟那次一举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技术。2013年去南海练47天,编队近20艘舰,远洋作战能力初显。2016年又去西太平洋,实战化训练,全要素全流程。2018年升级,仅18个月,花不到5亿美元,单日起降90架次歼-15。中国海军用辽宁号当种子,积累经验,衍生山东号2019年服役,福建号2024年下水,进入双航母俱乐部,甚至三航母时代。
2025年,辽宁号还在太平洋活跃。6月,它和山东号首次同时穿越第二岛链,去西太平洋练兵。日本防卫省监测到,辽宁号5月底从东海经宫古海峡入太平洋,舰载机起降频繁,编队在南鸟岛附近活动。山东号也同时现身,俩航母不针对谁,就例行训练,但这动静让周边国家关注。外媒说,这是中国双航母首次同时出现在太平洋,标志海军远海能力大跃进。中国航母发展快,10年从零到三,靠的是工业链完整,投入大,学得快。辽宁号不光是平台,还带出整套体系,舰载机从歼-15到潜在歼-35隐身机,俄罗斯专家承认,中国隐身技术领先五年。
对比俩舰,差距在国家路径。俄罗斯守着苏联遗产,工业散架,战略迷失,航母成包袱。中国买废铁变宝贝,步步推进,航母成利器。俄罗斯无航母,海军影响力缩水,远洋危机时代价大。中国航母编队威震太平洋,国防更稳。这事儿告诉人安信策略,技术传承和资源配置决定命运,大国海军不是梦,得实打实干出来。俄罗斯或许接受现实,转潜艇路子,但丢航母这步,长远看是无奈妥协。中国则继续前行,未来航母更多,实力更强。总之,这对姊妹舰的结局,折射出时代变迁,国家兴衰的影子,让人深思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